工作人員在粉碎綠化垃圾
綠化怎么會產生垃圾?果蔬垃圾不是直接丟就好了嗎?
有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據了解,我市每天產生大約500噸園林綠化垃圾,即枯枝落葉等;集貿市場、商場超市等每天產生果蔬菜皮垃圾約500噸,這些都是垃圾產生大戶,總計數還不包括普通家庭產量在內。垃圾量這么大,如此看來,是不是頓時覺得綠化垃圾和果蔬垃圾的處理成為一個很令人頭痛的問題呢?
但是不用怕。根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實施方案2015 -2020)》要求,我市正在全面推行市政公園等園林綠化垃圾就地就近破碎、肥料化循環利用。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實行生活垃圾就近就地處理,探索推行農批市場、農貿市場、大型商超等對果蔬菜皮就近就地處理和綜合利用。
如今,市綠化樹枝粉碎場日均處理80噸,各區果蔬垃圾日均收運量也達35噸。這個頭痛的問題,已經在逐步被市城管局消除。
綠化產垃圾?“變廢為寶”化身肥料護花木
園林垃圾是什么?園林廢棄物。主要是指園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剪所產生的枯枝、落葉、謝花、樹木與灌木剪枝及其他植物殘體等。
據統計,我市每天產生大約500噸園林綠化垃圾。2015年以來,我市在6家市屬市政公園對綠化垃圾進行就地粉碎回填,如今基本實現綠化垃圾不出園,而市綠化樹枝粉碎場日均處理80噸。
日前,筆者走訪6家公園之一的深圳灣公園“綠化垃圾不出園”的情況。公園綠化管養隊主管尤勝軍介紹,公園的綠化垃圾,一般是前一天晚上送來。隔天6點半,他們就開始用樹枝粉碎機進行粉碎,一般半個小時就能粉碎完,但有時量也多,“上次‘妮妲’臺風天時,足足粉碎)了十天。”尤勝軍稱,這是因為臺風刮下很多樹枝葉的緣故。
粉碎出來的碎渣會在原地囤個十天半個月,待其發酵后,用來覆蓋樹池和花壇、花帶下部裸露區域。“不僅能遏止雜草生長,還能保持土壤水分、肥沃土壤。”尤勝軍表示,這實現了“綠化垃圾”的回收利用。
目前,我市各區正加快推進園林綠化垃圾試點工作,其中鹽田區、寶安區、光明新區、大鵬新區、龍華新區試點已穩定運行。
此外,我市還建設了樹枝粉碎場,將日常綠化管理中產生的廢棄樹枝集中粉碎處理。目前,粉碎場共配備4條生產線,日均處理廢棄樹枝80噸,年處理能力為12萬立方米,生產樹枝碎料約1.2萬噸。
市城管局探索在市政公園進行綠化廢棄物生態處理循環利用,將園林落葉、修剪枝葉等綠化廢棄物,經適當粉碎后就地堆肥,回用于公園綠地養護。我市的綠化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工作走在前面,得到住建部的高度評價。
果蔬垃圾就近處理,日均35噸被回收
據了解,一般農批市場、農貿市場、大型商場超市等是垃圾產生大戶,每天產生瓜果皮、爛菜葉等果蔬垃圾約500噸。
因果蔬垃圾有機成分高、含水量大、雜質少等特點,不適宜焚燒和填埋處理,適合采用生物技術就地就近處理和綜合利用。目前,各區陸續開展選取市場或超市實施果蔬垃圾就地就近生物處理。
在寶安區沙井街道明珠市場,就有這樣一個專設的果蔬垃圾降解站。深圳市三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從今年下半年起負責該降解站的運營。
公司項目總監王生介紹,果蔬垃圾降解站的垃圾來源有兩種,一是整個明珠農貿市場回收的菜梗果蔬垃圾,二是舉行“有機垃圾換高營養微生物有機肥”以物易物公益活動,每一斤有機果蔬垃圾換一袋微生物有機肥,鼓勵小區居民及周邊居民將垃圾投放到收集點。收集點每天能收集近3噸有機果蔬垃圾,垃圾入料前,將進行分揀,有機果蔬接受“破碎”處理,進行粉碎。進而經過24小時厭氧發酵,能產生肥料500公斤左右。這些肥料能用于農場施肥及公園綠化,實現綠色循環。
據悉,各區正在11個集貿市場(農批市場)和7個大型商超進行試點,目前日均收運量35噸,部分并入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體系。